做好新时代政务公开助推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日期: 2020-05-15 浏览量:644 来源:新邱区人民政府 责任编辑:马新 文字大小:

新邱区人民政府区长 刘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用制度安排把政务公开贯穿政务运行全过程,权力运行到哪里,公开和监督就延伸到哪里,以公开促落实、促规范、促服务。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坚持权责透明,推动用权公开,将政务公开上升到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高度。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新邱区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把政务公开作为宣传引导的重要抓手,广泛宣传防疫知识、强化政策解读、加强舆论引导、积极回应社会关切,筑牢抗击疫情政务公开阵地,为全区疫情防控工作营造了良好社会环境。今年5月15日是辽宁省第十四届“政务公开日”,适逢“十三五”规划收官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之年,做好政务公开意义重大。持续加大政务公开力度,是打造阳光透明政府,增强政府公信力执行力,保障人民群众对政府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表达权的有效渠道。全区上下要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政务公开的重要论述要求,充分发挥政务公开对决策实施、权力运行、政务服务的监督作用,助推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做好主动公开大文章,持续提高政府信息透明度

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必须坚持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让政务公开成为常态,群众看到的是诚信政府,会给予群众更多安全感和幸福感,让群众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感受到政府诚信的力量。政务公开的常态化,就是政府与群众之间的一条联系纽带,在群众的推动下,政府将沿着法治的轨道开展工作。

新邱区政府网站正在根据全市统一规划筹备改版,改版后的网站将增加旅游和招商板块,同时细化原有板块设置,新增决策公开、执行和结果公开、管理公开、精准脱贫、污染防治和重点民生和社会公益事业建设等子栏目。各单位、各部门要结合实际情况、业务职能,主动公开与基层群众关系密切的政府信息,凡是能主动公开的一律主动公开,不断拓宽信息公开的广度和深度。

二、运用现代化管理手段,持续提升政务公开水平

在疫情防控期间,利用区政府门户网站、新邱宣传公众号、大喇叭、横幅标语等方式向公众及时公开疫情信息和注意事项,宣传新冠肺炎防护知识,及时准确的更新新冠肺炎疫情监测进展情况和应对情况,以公开安民心,加强疫情防控舆论引导,营造良好社会环境氛围。区政府网站及新邱宣传公众号及时发布权威信息90多期,500多条,全网总阅读量达60万+。组织各镇街,各单位注册使用头条、抖音、快手、美篇等网络自媒体20多个,发布疫情防控工作信息1000多条,全网点击量达25万+。形成了上下联动、密集发声的强大舆论宣传声势。同时利用微信群转发等手段,有力提升了疫情防控宣传覆盖面和防范措施知晓率,实现信息受众全覆盖。8890综合服务平台受理各类群众诉求300余件,办结率达100%。

全面推进政务公开,要继续发挥政府网站政务公开的第一平台作用,集中发布、主动公开政府信息,坚决杜绝线上线下“两层皮”。理顺微信公众号等政务新媒体管理机制,建立健全相关工作制度,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政府网站内信息发布审核,把好政治关、政策关、文字关。要继续按照规范化、标准化的要求,行政审批事项全部进入公共行政服务中心集中办理,严格实行“一个窗口受理、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限时办结”的统一运行模式。必须善用信息化手段,利用大数据,把握工作的主动权。以规范有序的平台,营造良好的政务环境,持续提升政务公开水平。

三、以人民为中心做好政务公开工作,持续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做好新时代政务公开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切实转变工作方式,调整工作重心,加大工作力度,全面提升政务公开质量和实效,让公开成为自觉,让透明成为常态,有力促进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建设。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要做好社会各界高度关注、与民生密切相关领域,如推进公共服务、食品药品安全、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信息公开。各部门特别是卫健、民政、人社等民生部门,要及时回应疫情防控期间群众关切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落实政务舆情回应责任,做到主动发现、及时处置。民有所呼,政有所应。发改、工信、住建等主要经济部门要敢于直面问题,对经济社会发展热点,及时发出权威声音,主动回应社会关切。充分运用“互联网+政务服务”,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大力改善营商环境,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强化跨部门联合监管,不断提高监管效能。以政务信息管理的现代化,促进政务公开工作现代化,助力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打印
分享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