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邱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新邱区2022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

日期: 2022-05-31 浏览量:304 来源:新邱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责任编辑:阿吉斯 文字大小:

长营子镇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部门,驻区各单位:

为切实加强全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减少和避免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规定,现将《新邱区2022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印发给你们,请你们结合工作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阜新市新邱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5月30日

(此件公开发布)




新邱区2022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为切实做好今年我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避免或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质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危害和损失,保障全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实施意见》(辽政发〔201230号)、《关于转发<辽宁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关于加强2022年防汛抗旱预案管理工作的通知>的通知》(阜汛办发〔20222号),结合我区近年来突发性地质灾害灾情、险情、成灾规律和2022年地质灾害气象风险趋势预测,制定本方案。

一、新邱区地质灾害概况

(一)新邱区地质灾害总体概况

新邱区地质灾害类型主要有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目前。全区已调查出地质灾害隐患点7处,其中滑坡4处,地面塌陷3处,新邱露天矿坑、东西排土场是地质灾害多发、易发的几个区域。

(二2021年地质灾害灾情

2021年新邱区未发生规模以上地质灾害,2022218日原阜新玉奎矿业公司大岗岗村段发生一起露天滑坡灾害。

 二、2022年地质灾害发展趋势预测

(一)降水趋势预测

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极端天气事件频发,预计2022年夏季降水偏多,全市平均降水量300350毫米,较历年同期(历年297.9毫米)偏多12成。汛期我市可能出现短时强降雨天气,极易诱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突发性地质灾害。我区要密切关注气象预报和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加强防范,切实做好防灾减灾工作。

(二)地质灾害趋势预测

初步预测2022年全区地质灾害总体趋势与常年相比基本相当,地质灾害发生时间和分布空间也与常年基本一致。但要特别注意69月汛期局地强降雨诱发的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突发性地质灾害和人类工程活动引起的地质灾害,非汛期发生崩塌、滑坡和泥石流地质灾害接近常年,但应注意春季冻融期引发的突发性地质灾害

三、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重点

(一)重点灾害类型和防范区域

新邱区常见的灾害类型有地面塌陷、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由于新邱区矿区比重大,关闭露天矿山多,许多矿山滑坡、崩塌、泥石流的几率较大,突发性强。通过对历年地质灾害发生情况的分析,确定新邱区各类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为:

地面塌陷重点防治区:新邱区中南公路沿线、大岗岗村靠近中南公路区域、新邱区常家酒厂。

崩塌、滑坡重点防治区:中南公路沿线、露天矿坑(阜新百年国际赛道城)、东、西排土场。

(二)重点防范期

2022年全区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为69月,特别是7月下旬至8月上旬,为重点防范期。其中气象部门预报台风、短时强降雨的时段是地质灾害防范的重点时段;汛期内日降雨量大于50毫米或累计过程降雨量大于100毫米的时段是重点防范期中的重中之重,重点防范强降雨诱发群发型泥石流、滑坡、崩塌地质灾害。另外,春季冰雪冻融也易引发崩塌、滑坡和地面塌陷地质灾害,应作为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

四、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一)加强领导,认真落实防灾责任

各有关部门要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自然资源新邱分局要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煤炭转型局、教育局、住建局、应急管理局、农业农村局、文旅广电局等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做好相关领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组织实施。

镇村、街道主要负责人对本地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负总责,完善逐级负责制,确保防治责任和措施层层落到实处。要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列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纳入政府绩效考核,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

(二)统筹实施,编制“十四五”防治规划

“十四五”地质灾害防治规划作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是自然资源新邱分局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依据。要根据地质灾害特点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全面规划调查评价、监测预警、搬迁避让、治理工程和科学技术支撑工作,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将防治重点部署在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直接或潜在威胁的区域。根据轻重缓急,分步实施,稳妥推进。总体上有限部署调查评价和监测预警工作,有针对性地逐步开展搬迁避让、工程治理和科学技术支撑工作。防治规划经新邱区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三)夯实基础,全力做好防灾工作

1.全面落实年度防治方案

自然资源新邱分局及煤炭转型局、教育局、住建局、应急管理局、农业农村局、文旅广电局等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全面落实本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并报上一级自然资源部门备案。

2.坚持做好汛期地质灾害防灾工作

1)坚持汛期值班制度

在汛期,区政府及有关部门实行24小时值班制,保证人员不缺岗,通信畅通。值班人员认真接听各地雨情、汛情、险情、灾情报告,并按规定报告、转达、处理。对汛期24小时值班的单位,值班电话及传真应抄报上级部门和有关单位。汛期值班电话作为地质灾害报警电话应向社会公布,便于及时报险。

2坚持“三查”制度

必须建立“三查”(即汛前排查、汛中巡查、汛后核查)制度。对本区域内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在汛前进行全面排查,了解基本情况和潜在危害,提出防治措施;汛期对重点地区、危险区及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巡查,了解其基本情况、潜在危害、防治措施落实情况及存在问题;在汛后进行核查,了解防治措施完成情况及新发生地质灾害的情况和数量,以及造成的损失情况等。对实施地质灾害隐患点三查时应填写地质灾害隐患点汛期检查表,工作结束后应写出专题报告。报告应分述三查的内容和防治情况,存在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措施及下一步防灾工作建议。汛前,区政府将选择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对各地进行防治工作督导检查。

3)坚持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制度

全市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由市自然资源局会同市气象局负责,区各部门要按照市通报结果及时开展全区24小时实时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工作;及时共享自然资源、气象部门地质灾害相关信息。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等级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当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大于等于三级时,通过短信平台向有关部门及相关责任人发送

各部门接到本区域有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预警预报后,依照防灾责任制的规定,逐级将有关信息迅速通知到地质灾害隐患点的防灾责任人、监测人和区域内的村(居)民。

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为三级时,区、镇、街及有关部门应按照《年度防治方案》等要求部署防灾工作;区、镇、街防灾责任人应适时组织对隐患点和危险区域进行巡查;防灾责任人、监测人应加强对隐患点和危险区域的监测和防范。发现险情应立即报告,区、镇、街应及时采取防灾避险措施。

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为二级时,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实行24小时值班制,做好抢险救灾准备工作;镇、街防灾责任人组织对隐患点和危险区域进行巡查;防灾责任人、监测人应加强隐患点和危险区域的监测和防范。区、镇、街及时启动《应急预案》,适时组织群众转移避让。

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为一级时,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24小时值班室值班,领导带班,并组织做好防灾救灾工作;区应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和抢险救灾指挥系统,区、镇、街立即组织受威胁的群众转移,并对其他区域进行巡查和防范,派出应急小分队或者包村干部指导防灾抗灾救灾工作。

3.重视非汛期地质灾害防灾工作

自然资源新邱分局及相关部门要充分认识非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形势的严峻性,切实做好非汛期地质灾害防范工作。高度重视春季冻融期和非汛期局部强降雨时段可能诱发的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灾情险情,切实强化各项防灾措施的落实。要进一步做好非汛期值班及信息报送工作,特别在节假日期间,必须开展地质灾害应急值守,保证防灾信息畅通,灾情险情速报及时,应急处置到位。在非汛期排查工作应加强重点时段、重点区域、重要隐患点的排查力度,力求做到隐患早发现、早消除。

(四)深入推进三个体系建设工作

1.加强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体系建设

做好全区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与复核工作,动态掌控全区地质灾害发展现状;积极推进地质灾害风险性调查与评价工作,为减灾防灾提供科学依据。

2.强化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

进一步完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区政府要进一步建立以预防为主的地质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和报告体系,自然资源、农业农村、应急等部门要密切合作,构建防汛、地质灾害、应急等部门互联互通的监测网络,连接有关部门的监测、报告、信息系统,及时传递地质灾害险情灾情、汛情、气象等信息。

落实群测群防隐患点和防灾责任人、监测人,及时更新发放“两卡”(地质灾害防灾工作明白卡、避险明白卡)。增强群众自我识别、自我防范、自我救治,社会自救互救和应急处置能力;煤炭转型、教育、住建、应急管理农业农村局、文旅广电等部门应根据各自职责,落实地质灾害防治责任人,在汛前和汛期加强对城乡基础设施、水库周边、河道岸坡、公路沿线、校舍周边、电力设施、旅游景区等区域的地质灾害隐患排查监测,发现险情及时处置并报区人民政府和自然资源新邱分局。

负责地质灾害监测的单位,要加强监测点建设,合理确定监测范围和监测点,落实责任人和监测人员,加强监测人员培训和管理,增强监测人员工作积极性。

3.加强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

区政府要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落实地质灾害防治资金。对确需治理的重要地质灾害隐患,多渠道筹措和落实治理资金,实施有效的治理;依据地质灾害隐患点调查评价结果,结合扶贫开发、生态移民、新农村建设、小城镇建设、土地整治等工作,统筹安排资金,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地质灾害危险区内群众搬迁避让。

区政府要重视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普及,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舆论和科普宣传,普及地质灾害防治知识,提高防灾减灾意识与能力,加强自然资源新邱分局各级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进一步明确自然资源新邱分局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职责,使新邱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上新的水平。

自然资源新邱分局要严格建设项目的审核审批,切实做好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加强监督检查,杜绝人为活动加剧引发地质灾害的行为。逐步推进建设项目主体工程与地质灾害防治配套工程“三同时”制度,切实做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地质灾害防治原则。

区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汛期值班室联系电话:28600072694088(日常)、2695085(休息日、夜间)。

附件:新邱区2021年度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责任表


附件:

新邱区2022年度重大地质灾害

隐患点监测责任表

序号

重大地质灾害

隐患点

灾害

类型

主管部门

主管领导

责任单位

责任人

1

新邱露天煤矿矿坑及东西排土场

滑坡

煤转局

樊洪民

涉及煤炭 关闭矿山

各区段作业单位管理负责人

2

新邱区中南

公路沿线

崩塌

滑坡

煤转局

樊洪民

涉及煤炭 关闭矿山

各矿山管理负责人

3

长营子镇赵家沟村西三合屯

滑坡

塌陷

长营子镇

 

长营子镇 赵家沟村

 

4

新发屯街道

常家酒厂

塌陷

新发屯街道

杨静芳

新邱区   常家酒厂

常树家

5

新邱区各洗煤厂尾料堆放场

 

泥石流

煤转局

樊洪民

涉及洗煤厂

各洗煤厂管理负责人

6

长营子镇     大岗岗村

沉陷

长营子镇

 

长营子镇 大岗岗村

 


《新邱区2022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解读

打印
分享
返回列表